
在足协为国足选帅并进入谈判阶段之际,什么样的教练才能带领国足的问题再次摆在我们面前。此时,前国足主帅伊万科维奇也接受了国内媒体的采访,首次公开讨论了他执教中国队时注意到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伊万曾经信心十足地带队,甚至在带队的时候就想到了带领国足征战世界杯。然而,他在18强赛的个人经历让他清楚地看到了国足的现实。对于国足战术的执行和理解,伊万科维奇表示,国足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战术灵活性。他注意到中国球员在场上往往会严格执行教练布置的任务t,但还没有达到团队合作的阶段。足球不仅需要完成自己的任务,还需要为比赛贡献自己的东西。换句话说,中国球员太教条了,没有自己的理解,或者会利用教练的意愿。在现代足球体系中,球员不再是固定在位置上的螺丝。他们必须根据场上不断变化的局势,在战术板之外做出即时判断和调整,通过默契的跑动和灵活的补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国球员的严格执法,虽然体现了纪律性,但也暴露了他们在场上创造力、无球理解力和临场适应方面的短板。这种执行力过大、灵活性不足的特点,是国足在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时,经常陷入被动、进攻任务单一的主要原因之一。比战术灵活性更让伊万担心的是中国球员在基础体能和比赛投入上的巨大差距。跑动量始终是个问题,也可以说是游戏行为问题。伊万举了一个例子。张琳芃在对阵新加坡的比赛中跑了不到10公里,他已经跑得比全队还多了。如果一个人比对手少跑2公里,那么整场比赛我们就少跑20公里,相当于少打了2个人。今天比赛的标准是每场至少跑11到12公里。这种差异体现在竞争的强度和质量上。作为一名防守球员,张琳芃在现代高强度足球中跑动的距离不到10公里,是全队最高的。这无疑是令人无法接受的。伊万相信自己走的道路是正确的,希望球员们通过努力,接受新的要求,接受现代高水平足球的要求,打造一支强大的团队。然而,事实却是非常残酷的。最终,伊万科维奇的战术尝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他的攻势足球理念受到身体素质和适应性不足的限制,最终未能带领国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则包括照片或视频)由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意:以上内容(包括照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网易号为社交媒体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